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2)

来源:商业故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路单上详细记载的站点有153个。经静海、沧县、德州、临清、濮阳,越黄河后到河南省的郑州、开封、洛阳,再经过西安、宝鸡到天水、兰州,出嘉峪关,

路单上详细记载的站点有153个。经静海、沧县、德州、临清、濮阳,越黄河后到河南省的郑州、开封、洛阳,再经过西安、宝鸡到天水、兰州,出嘉峪关,过玉门,穿哈密,经奇台,最后到乌鲁木齐。
按照路单的路线,大约走了8171里。有些人还“赶”到了伊宁、塔城甚至喀什。要是到最远的和田,那要再加5000里。
清末赶大营的路线还有走蒙古大草原的。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城市、亚洲地理的中心,从渤海之滨的天津到乌鲁木齐,现在只需要乘坐4个小时飞机,而在一百多年前,“赶大营”的天津人要走上半年的时间。沿途有人因病累、饥饿而死,永远留在路上。
铁路开通后,家庭稍微宽裕的人,会选择乘火车到宝鸡,再倒汽车,但许多贫苦人家还是选择乘马车到新疆。
据天津文史学者研究,新疆收复后到清末期间,从天津到新疆,有三条路线。
除了走蒙古草原和乘沙俄火车,大多数杨柳青人走大路,即从杨柳青出发,沿途经过静海、沧州、临清、馆陶、濮阳,过黄河到河南郑州、洛阳抵豫陕交界的潼关,再经西安,从宝鸡、天水、伏羌(今甘谷)到兰州,过乌鞘岭、古浪、循长城脚下往西抵凉州(今武威)、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出嘉峪关,过玉门关至星星峡,进入新疆的“苦八站”。
其中又以苦水(今思甜)、烟墩两站最为艰苦。沿途气候干燥,缺水少草,到达驿站后才有残破的小店可以住宿。由杨柳青到迪化,全程9000里。
陆路交通是许多走口外人的首选。这样长的路途,是他们用脚丈量出来的。
在路上,在不同季节里,津帮商人要饱尝巴里坤的冷、安西的风和吐鲁番的热。恶劣的气候,漫长的路程,留下了一串串津帮商人的足迹。
商界翘楚图志见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55岁的王树楠从兰州道调任新疆布政使。在王树楠的任内成立了新疆通志馆,编辑了一部《新疆图志》。而正是这部志书,透露出津帮商人的信息。
当年,追随左宗棠大军进入新疆的不仅仅是津帮商人,还有湖南、山西、陕西、四川、河南、湖北和甘肃等地的商人。
当时,津帮商人的足迹不仅遍及天山南北,同时,也把天津的商业文化和传统带到了新疆。早在清代中期,有诗人写过“繁华真可比京华,都说津门有大家”的名句,点出了天津商业上有大家的称谓和习俗。
以1910年为分水岭,津帮商人在新疆乌鲁木齐先后出现新老八大家。
老八大家为:同盛和京货店、复泉涌酱园、永裕德京货店、德恒泰绸缎庄、公聚成京货店、忠立祥京货店、升聚永京货店、聚兴永京货店。
1910年以后,忠立祥京货店的位置由新盛和京货店代替。当然,这些津帮字号仅仅是乌鲁木齐一地的情况,在新疆其他城市,也有很多较大的商家,比如“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创办的文丰泰京货店等,支号就遍及全疆各大商业重镇。
另一方面。1881年(清光绪七年),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伊犁条约》中规定:新疆的乌鲁木齐、奇台、哈密、吐鲁番划为俄商贸易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又在乌鲁木齐划出了“贸易圈”,北起皇城巷(今二道桥),南到三屯碑,西至西河坝(今新华南路一带),东到羊毛湖(今延安公园一带)。
图为:迪化南关财神楼老照片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通往二道桥的南关大街上,分布着小饭馆、馕铺、油坊、醋坊、干果店、成衣店,加上小商贩众多,热闹非凡,成为仅次于城内以津商“八大家”为代表的大小十字商圈。
辛亥革命前后,俄商在乌鲁木齐设立了众多洋行,低价收购新疆各地的土特产品,打包装车外运;低价贩来国内廉价商品,在此高价倾销所谓的“洋货”,牟取暴利。
俄商在新疆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也纷至沓来。英国、德国、美国的商人,在乌鲁木齐相继开设了顺发、华美等洋行。1907年,南梁二道桥片区有30多家洋行,形成了一条洋行街。于是,二道桥成了“洋货”市场。“外资企业”的兴盛带动了民族商贸的发展。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zonghexinwen/2020/0927/672.html

上一篇:肉联厂厂房、废弃医院、山洞……综艺如何定制
下一篇:揭秘阿里新制造:工厂版的湖畔创业故事

商业故事投稿 | 商业故事编辑部| 商业故事版面费 | 商业故事论文发表 | 商业故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商业故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