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武打题材电影的东方暴力美学研究(3)

来源:商业故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赵卫防.香港电影艺术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3]索亚斌.香港动作片的美学风格[M].北京:中国

[1]赵卫防.香港电影艺术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3]索亚斌.香港动作片的美学风格[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赵卫防.香港电影产业流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2008.

东方暴力美学,词根来自于西方的暴力美学,是一种“风格化的打斗动作”,但二者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大相径庭。“东方”是对于这类影片产生地的概括,但其中真正包含的是属于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民族化风格特征。“美学”,非西方美学理论中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范畴,仅仅是对“唯美主义”的简称,是一种直觉理解,甚至说是误解。东方暴力美学,用暴力表达导演的情绪与风格,暴力场面的描写是影片思想主题的宣泄与诠释,是白描手法的表达方式。其带有商业性质,有着极好的观众缘、具有直观形式感。影片“看上去很美”,足以完成其叙事与表达的使命,无需作更深层次的探究与思考,及时行乐仿佛是其创作的精髓。1 发展的历史背景、各阶段的美学特色1.1 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是东方暴力美学的发端时期,也开启了武侠新世纪。比起上一个时代小作坊式的粗制滥造以及一镜到底的戏剧场景模仿,香港动作片的视听语言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镜头语言突破了单一的记录功能,开始了镜头角度的创造性试验。电影人开始了个人化风格的探索,开始注重运用视听语言手段包装动作,借鉴美西部警匪片、法警匪片、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等西方电影的经验特色[1] 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重要特征是喜剧元素的运用。这时的电影舍弃了刀剑兵器,改作“硬桥硬马”的真功夫,代表类型有李小龙、刘家良的拳脚功夫?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是东方暴力美学全面成熟期,电影人对于个人风格的探索有长足发展。电影创作人既能准确定位个人风格,又凭借个人特色独步影坛。现代化的情境描述、风格化的完美诠释,再加上流程式的制作团队,使渗透着东方暴力美学的香港电影不断成长。吴宇森、徐克、成龙三位导演,深受六七十年代导演风格的影响,对其有内化继承,并发扬光大,同时也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 吴宇森吴宇森使得香港动作片的精华——东方暴力美学真正被人熟知。其作品注重表现男性阳刚之美,高度夸张渲染暴力和死亡,褒扬传统侠义精神,表现男女之情。同时作品存在弱化女性形象的局限性 徐克徐克导演的电影以灵活的电影感、丰富的想象力呈现某种超现实的武侠世界,其武打动作优美、奇异。电影故事往往具有真实的历史背景,赋予人们对历史现实的思?成龙谐趣武打、喜剧色彩、自我调侃是成龙电影的显著特点。机位、景别、镜头长度、剪辑原则都源于个人功夫魅力的展示需要,带有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 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本土动作片走入低谷,大批优秀导演、动作指导、演员出走西方,使东方暴力美学形成席卷全球的动作片浪潮,其美学风格深深影响好莱坞有代表的世界商业电影创作。20世纪90年代末期,本土动作片逐步走出低谷,开始新小型变革。题材选择更开阔,开始拓宽视野,关注亚洲其他国家作品并有所涉及(小国际化),更注重剧作基础,避开以前叙事粗率的通病,如梁朝伟、刘青云等演员夸张的表演也逐渐收?近些年东方暴力美学在好莱坞甚至世界影坛独领风骚,而近些年的风格又有新变化:一是以静制动。简化动作场面动感因素,不强调形式上的动作刺激,转而追求剧情意义上的内在张力,以枪战为题材;二是以动制动。用最新技术和音乐电视拍摄手法,动作表现依靠镜头,将动感推向极致,形式化意味越发突出,其表现为摄影机多变运动、升降格、剪辑细碎繁复、正放倒放;三是纪实风格。手提摄影机造出抢拍、偷拍效果,放弃动作形式美,强调动作在故事情境中的真实感;四是剑仙风格。倚重电脑特技,玄妙武功,着力强调“画面内的真实”,如《功夫》。2 东方暴力美学的视听风格2.1 动作形式的特色2.1.1 主流武术融入电影中,追求表演性武术,强调姿态舒展美观、清晰巧妙、让人赏心悦目,也就是俗称的“花拳绣腿”“点到为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武术的特点,但其观赏性非常适合电?特例:坚持武术“实用技击术”李小龙讲求如实还原自己的真实身手,不作任何虚假处理,认为唯有真实才能体现价值。还有刘家良标榜自己是正宗武学,作品《洪熙官》《陆阿采与黄飞鸿》《少林三十六房》强调功夫的表演,“每一个动作的招式都要有武术门派上的依据”,绝不用电影特技取代。但是观众对于其“正宗武学”并不买账,认为没有画面感和美的享受。其不如“花拳绣腿”有市 注重动作“巧的张扬”武术电影动作讲究出奇制胜,巧妙克敌。电影里往往正面人物体格弱小,甚至看上去不堪一击,但对手往往身体健壮,浑身肌肉,这样的安排无非是想表现主角克敌制胜的诀窍在于智慧的运用、动作安排的巧妙 不刻意“隐瞒”动作武术电影里,打斗双方身体接触的一面通常会面向镜头,不刻意“隐瞒”动作 镜头对动作的压缩2.2.1 三镜头法镜头不是表现整个动作过程,而分三个阶段:动作启动—力量爆发—动作结果,其中,力量的爆发最为重要。特点是绝不在打斗的力量撞击点、身体接触点上剪辑,将其保留展现在画面上,强调画面打斗的真实感,既凸显细节又保证流畅感。这样的镜头剪辑优势在于细节放大与力量凝聚,缝合了切换的痕迹,形成完整流畅动作的幻觉。其从多个角度表现动作,丰富了画面,同时压缩了动作,去掉了可能造成冗余感的多余动作,加快了节奏,将动作最关键地方清晰呈现出来,尤其是“爆发”环节 三镜头法的变奏[2]浓缩:1-2,2-3,如《精武英雄》中的一个片段。镜头1:对手抓住李连杰的头撞向玻璃,看到头把玻璃撞碎。镜头2:越轴到玻璃对面,重复头撞到玻璃,看到玻璃裂开头出血。头撞碎玻璃这个爆发环节分布在镜头1和镜头2中,起到强化爆发环节作用。拉伸:1-2-3-4,如《精武门》中的一个片段。镜头1:李小龙起身抬腿踢向日本馆主。镜头2:特写,踢到馆主脸上。镜头3:日本馆主被踢飞撞破门。镜头4:全景,日本馆主飞出门倒在庭院中。把镜头三的动作结果分成两部分出现,强调李小龙脚力很强,后果严重 对动作的美学放大一是慢镜头与常速转换。代表人物为吴宇森,在常速镜头与慢镜头间肆意转换、搭配,进一步加强升格所具浪漫诗意特征。二是重叠剪辑。下一镜头开始时重复上一镜头结束部分。三是重复剪辑。保持动作完整性,常用于高危动作。让观众纯观赏动作本身,呈现真实再现与浪漫诗化的效果,但这容易造成出戏,打断线性叙事结构,使故事时间停顿。为使这些镜头与整部影片更加协调,电影人有这样几种弥补手段:主要方式就是增加这些画面内的信息量[3]。(1)共时性“缝合”。缝合元素与特技动作同时出现,二者互为剧情上的解释。(2)历时性“缝合”。缝合元素在特技动作结束后马上介入。3 文化逻辑及人物形象3.1 文化逻辑正面人物信奉“情谊”“尊严”“道义”的传统价值,非正统法律权威。在这类影片的世界中,真正的“黑白”标准是人物的价值观念。对于这类影片中的真英雄,他们形式暴力的依据就是侠客梦。中国自古的侠义精神支配着主角的故事情感发生,而家庭、感情为调剂情绪副线。这也造成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法律之间的矛盾冲突,所以会有很多“边缘人”题材出现 人物形象喜剧因素的泛化,带有小人物特征:英雄特质+缺陷[4]。所谓英雄特质,要有建立功业、取得成功的故事架构,还要有人性的闪光点,让观众足以仰视崇敬。但是一定要配合缺陷,如智力性格、身份地位卑微低下,使观众在观剧时有一种对丑角的玩赏,居高临下的同情,增加英雄的可信性、亲和力,减弱侵犯性、竞争性。例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这样的大英雄,也有他愚忠、优柔寡断的弱点。当然,也有例外,吴宇森导演、周润发主演的英雄系列,曾宣称不同于香港主流本土口味,手法和思想都是国际性的,但其内在还是透露着东方动作片的美学内涵。4 结语本文通过研究东方暴力美学总特征、发展历史背景及各阶段美学特色、视听风格、文化逻辑及人物形象,全面分析其成功不仅在于保持属于东方的暴力美学核心,还在于不断与时俱进,整合创新,使我们东方的动作片越来越具有民族特色,同时走向世界,成就动作片的领军地位。参考文献:[1]赵卫防.香港电影艺术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3]索亚斌.香港动作片的美学风格[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赵卫防.香港电影产业流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2008.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qikandaodu/2020/1228/874.html

上一篇:奢侈品的艺术性与商业性
下一篇: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间的博弈——以《湄公河

商业故事投稿 | 商业故事编辑部| 商业故事版面费 | 商业故事论文发表 | 商业故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商业故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