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商业健康险叫好不叫座(3)

来源:商业故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税优”看产业政策需求 蔡江南: 国家的政策信号已经十分明显,但是这些政策上的利好似乎没有相应带动市场的繁荣。以“税优”健康险这一新政策

从“税优”看产业政策需求

蔡江南:

国家的政策信号已经十分明显,但是这些政策上的利好似乎没有相应带动市场的繁荣。以“税优”健康险这一新政策来看,购买相应健康险产品的参保人每个月有200元的额度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意在鼓励个人参加商业保险,但是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税优健康险总保费规模仅为7100万元,仅有4.4万左右人次参保。

陈冬梅:

税优政策的条件其实是很苛刻的,带病不可以投保,免赔额也没有,还有差额返还,也没有初始费用。政策肯定是好政策,但是条件过于苛刻,所以对于保险公司来讲只是说聊胜于无。

施敏盈:

税优险种叫好不叫座,销售渠道不畅也是一个原因。税优险种目前的主要通过团险渠道销售,但保险本身却是个人业务,这在实际的操作中会遇到一系列的操作问题,比如保费怎么交等具体问题。很多保险公司第一次跟单位的HR(人力资源部门)去讲税收优惠险种的时候他们都非常欢迎,但是具体谈到细节问题就很少有单位还有信心组织购买税收优惠产品。如果是个人买税优产品呢?我也发现确实有些客户想买税优保险产品,但是最终没有买,原因是怕麻烦。因为个人购买税收优惠保险产品,在抵扣税款时要单位HR提供相关证明,再拿着这个税优识别码去抵税,也就是说每个月要通过HR办抵税手续,而且额度还比较小,大部分白领每个月实际只能省下20元左右的税款,所以对个人来说没什么吸引力。

在税优政策上,我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大优惠的幅度,鼓励让健康人来买税优保险,而不是等得了病再来买。另外,也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实现自主抵税,而不是让老百姓自己买了保险,还要每个月让单位的HR来帮助抵税。把税优的最后一公里走好,对于我们整个税优业务的健康险带动其他的健康险会起到一个非常积极的作用。

赵 雷:

现在政府确实也非常希望扩大商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来解决现在基本医保中的问题,这与保险行业的需求是一样的。但是我认为关于国家相关的顶层设计,应该是设计一个基本的框架和制度,给商业机构留出一个更容易盈利的空间,而不是设计一个产品要求大家来销售。税优健康险这个产品的出台,我认为一定不是保监会把它设计成这样的,而是受到了财税部门的影响。这个产品的各种限制条件,一般的保险公司如果单纯从经营的角度看,都会觉得风险太大,运营难度也很大,管理起来也很难。但从政策的出发点讲这又是一个政策福利,因此保险公司是半推半就又很痛苦地接受了这样的一个“馈赠”。所以我想,我们如果想让这个市场能够做大,一定要在限制上稍微放松、放宽一些,另外一定要让这些参与承办的商业保险公司有足够的盈利的空间。我想如果有盈利的空间,不需要有任何人推动,这个市场都能够覆盖到。

要不要学美国

蔡江南:

美国的商业医保非常发达,因为在二战时期,企业通过为工人提供商业保险来争夺有限的男性劳动力,政府此时出台了医疗保险的免税政策,使得美国商业医保得到了迅速发展。

胡爱平:

美国大部分人的医疗保险由商保运营,在商业保险方面美国建立的制度和法律也比较全面。从结果的差异上看,我觉得中国商业保险业目前最缺少的是服务,对医院的监管现在也无从谈起。商保能带给医院的客户实在太少,社保才是医院看重的,而社保又缺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能力,这个问题当前很突出。

平安养老保险副总经理李云峰:

美国医保体系也不是纯粹靠商业保险运作的。在美国最重要的保险就是像Medicare这类政府的项目,如果一家医院不是Medicare支付对象的话是很难运营下来的,也就是说美国的医院也是靠政府项目。但是美国商业保险和社保结合得非常好,依靠的是一些关键的制度设计。

钟 鹏

胡爱平

施敏盈

美国的Medicare分为5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政府提供的,另外4个层级由政府和商保统一规划,这就解决了我国当前所遇到的营销和产品的问题。Medicare补充的商保的产品不超过20个,产品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有上千家公司分别来承办这些保险项目。这些公司之间服务是存在差异,客户体验不同。每年政府会组织对这些公司进行评分并向社会公布,以便老百姓选择来年在哪家公司投保。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qikandaodu/2021/0406/1051.html

上一篇:错误的代理概念印度商业代孕中先人为主割裂的
下一篇:发挥中医药优势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

商业故事投稿 | 商业故事编辑部| 商业故事版面费 | 商业故事论文发表 | 商业故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商业故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