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出版一本书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商业故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只要开始做事,就会遇到困难。 经历了出版一本书的过程,才知道之前对出版一本书的难度被大大低估了。做成一件事,往往会衍生出其他的问题和困难,而我们的成长,也在升级打怪中得以

只要开始做事,就会遇到困难。

经历了出版一本书的过程,才知道之前对出版一本书的难度被大大低估了。做成一件事,往往会衍生出其他的问题和困难,而我们的成长,也在升级打怪中得以实现。

通常,人们认为做成一件事,只要专注在事情本身就能达成目标。通过写书、找出版社这个过程,我体会到原来做成一件事,需要的不仅仅是做成这件事本身的技能。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一开始会天真地认为,写书只要具备写作技能就好了,事实并非如此。

写作和出书是两个逻辑。写作可能在互联网平台分享,基本上传播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出书,尤其是纸质图书,是需要系统的写作输出和印刷,这一流程的复杂和系统性就增加了传播的成本。

出版社在考量一本书是否值得出版时,都会以商业逻辑去决策。就像投资一个项目,需要分析投入产出比。

衡量一本书是否有出版价值不仅时内容的优质与否,还有商业价值回报。

出版逻辑就决定了一个作者需要前期打磨的多维能力,即写作技能,能够打造一款内容产品的能力;以及营销能力,即作者的个人影响力,是否能够支持起后期产品的销售。

意识到这两个问题,也就知道做成一件事,往往会衍生出其他的事情。如果在书店逛一圈儿,你会发现很多图书成功出版的作者,他们往往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或成功人士,然后以出书的形式打造个人的系统性知识内容产品和个人影响力。多维度的能力会降低做成一件事的难度。

作者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和埃尔德·沙菲尔在其《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著作中提到,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意识到事物稀缺的特性会俘获注意力。这会产生管窥的问题,即由于关注某一件事物而忽略其他事物。他们将人的心智形象地比喻成带宽,稀缺会降低带宽的容量,让人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甚至减弱执行力。

我在写书稿初期时,专注在写作本身,没有分散过多的精力在其他事情上。这样的好处是我能够集中力量在极有限的两周完成十几万字的书稿。但问题也显现出来,过于集中在一件事情让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其他同样重要的事,例如考虑这本书稿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出版方。

有一条做事的规律是,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这个现象被称为“候世达法则”。

在给出版投稿的过程中,我也深有感触,做成一件事的难易程度往往不是初始能够预期的。需要做好很多其他方面的准备,个人影响力,也就是是否被人知道,是一种价值流通的强货币。

《论语》里记录了孔子对入仕,即做官的看法。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如果没有人举荐做官,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论语》里反复提到的“人知之”和“人不知”,就是指是否有人发现了自己的才能,有没有人举荐自己做官的意思。

《先进篇》里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意思是:“平常的时候,就说‘没有人举荐我们做官。’假如有人举荐你们,你们能拿出什么本领呢?”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知道管理被人知与不知的心态。无论外界是否知道还是不知道自己,都以君子的心态应对,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如果自己的能力被发现,需要思考自己的本领是什么?如何匹配对方的期待呢?

这里暗藏了一个逻辑,即在没被外界发现自己的才能时,要如何自处?

这个问题同样适用在当下,刚刚提到的出书便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做现在的事,结果交给时间。

在奔向一个目标时,要换位思考,考虑到利益相关方,也就是你希望与之协作完成这个目标的人和组织是否也具备同样的关切,是否也能从中获取价值。

李笑来[footnoteRef:4]老师分享过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这也侧面说明了,同样的问题不仅会落在自己身上,而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接下来要花一些时间去思考“我有什么”,转瞬间让你“脚踏实地”。 最坏的情况是“我什么都没有”,这也许令人气馁,但其实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还有时间、还有精力、还有正常的智商就已经足够了。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在心理落差间,重要的是找到弥补想要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然后用现有的资源向期待的目标转化和接近。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zonghexinwen/2020/0723/397.html

上一篇:中信银行扶贫故事:土窝村盖起了两层楼
下一篇:两年“涨10亿”,没有故事的泡泡玛特“盲盒”

商业故事投稿 | 商业故事编辑部| 商业故事版面费 | 商业故事论文发表 | 商业故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商业故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